2012年9月5日

感謝大家!2012 DOC DOC 順利結束!



2012第三屆紀錄片健檢工作坊,於8月29日在新北市府中15展開,於9月1日順利結束;開幕當天,由工作坊執行長王耿瑜帶領學員進行別開生面的開幕暖身活動。

耿瑜引導學員與講師放鬆肢體呼吸,以解除每個人初到陌生環境的緊張與焦慮(健康檢查前的小緊張),再以兩兩一組進行mirror活動,透過眼神觀察對方下一動作,模仿、跟隨、主導,以肢體互動為工作坊暖身,進而破除彼此之間的陌生與隔閡。

DOC DOC循往例邀請上屆學員分享其經驗,這次邀請《跨越失控》導演李雅玲與本屆學員分享。《跨越失控》是去年DOC DOC主治醫師群推薦至CCDF之團隊,並獲得2011 CCDF提案首獎的殊榮。這對於剛畢業且初踏入紀錄片圈的她來說,是意外、是驚喜、是眼界與視野的開拓;而在這段特別的過程中,也無可避免有迷失灰心的時候。

去年主治醫師群之一的韓國製片金民喆(KIM Min-chul)似乎遇見導演將會面臨的挑戰,主動告訴導演,若想放棄時請與他聯絡,他將用盡全力阻止導演放棄;而,去年另一位主治醫師王亞維老師的話:「不要忘記妳當初拍攝的初衷。」經過一年,言猶在耳,雅玲導演再度回到DOC DOC,除了以學姐的心情分享之外,也以誠懇的態度,再度面對自己影片拍攝最初的初衷。

除了雅玲導演,DOC DOC的老朋友─CCDF總監吳凡、公視國際部副理施悅文、王派彰、章大中導演,也分別以不同的方式贊助和參與本屆工作坊活動。

去年的主治醫師Dagne Vildziunaite也再度來到台灣,擔任本屆DOC DOC的主治醫師;本屆主治醫師群還包括華裔製片李嘉雯(Diana)、應亮導演、小野老師、獨立策展人王派彰。每位醫師以各自的經驗親囊相授,提供每個團隊相關訊息與建議,包括預算與進度寫法、故事的核心與情感、提案簡報方式、拍攝位置與觀看角度、問題的深度等。

2012 DOC DOC工作坊,除包括個別診察室之外,每日上午安排有主治醫師的專題演講;Dagne與Diana分別提供國際紀錄片工作坊、提案平台以及獎助金的訊息等,在歐美紀錄片影展或提案大會、工作坊上,鮮少出現台灣紀錄片工作者身影,或因語言或訊息不夠流通等問題,兩位醫師對此皆提供許多相關訊息連結,鼓勵台灣紀錄片工作者能夠多參加國際紀錄片工作坊或提案活動。

工作坊每日晚間則安排影片放映,由主治醫師監製或參與過的影片作為呼應與對照,應亮導演帶來其在香港演藝學院客座教職的學生紀錄片短片作品;雖為學生作品,技巧與說故事方式稍嫌稚嫩(應亮導演的說法是天真),但紀錄片素材取自生活,電影與生活的關聯,是應亮導演在這四天工作坊內,不斷強調的重點。

相對於台灣大專院校的電影相關系所,紀錄片課程只能在一周兩小時的授課時間裡夾縫生存,電影教育只以狹隘的分類方式進行,電影距離生活越來越遠;透過應亮導演,得知香港演藝學院的一年級課程規劃,是以紀錄片進行一整個學年的影像教育,而後才開始進入所謂劇情片的訓練,即為訓練學生進入生活,與他人或空間建立關係,進而發現自己的位置。
  
自8/29至9/1,整整四天,每日近12個小時的工作坊課程內容,有學員形容簡直像是戰鬥營一般的辛苦與紮實,像是回到學生時代一樣,在忙碌的工作與拍攝中,得以短暫停下腳步、傾聽,重新學習與思考。

 
相較於國際紀錄片提案的正式與嚴肅,紀錄片健檢工作坊從一開始,即以親近零距離的討論方式,以找出適合影片發展的方向,甚至協助尋找解決影片問題的線索。而最難得的,仍是各別團隊、學員與醫師的互動,常見課餘時間,醫師與學員之間聚在一起,針對影片企劃案討論、請益,足見紀錄片工作者的熱情與潛力,也證明DOC DOC工作坊是為一個紀錄片交流學習的平台。

DOC DOC連續三年總在現實條件稍偏艱辛的情況下堅持舉辦,我們感謝歷屆學員與主治醫師群對DOC DOC的肯定,若有一點點成績,那應屬於所有曾經參與過、給予DOC DOC幫助過的所有人。


感謝大家,我們在2012年夏末秋初,聚在一起。
身在其中的我們相信,DOC DOC或許不是最令人難忘的工作坊,但絕對是令人很難忘記的工作坊!

沒有留言: